×

NEWS

新闻动态
你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化妆品专题报告:国货崛起看好本土化妆品发展赢博体育

时间:2023-03-30 19:10:07 浏览量:

  化妆品定义与分类。根据 2021 版《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,化妆品指以涂擦、喷洒、或 者其他类似方式,施用于皮肤、毛发、指甲、口唇等人体表面,以清洁、保护、美化、 修饰为目的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。化妆品可分为特殊化妆品和普通化妆品,其中特殊化 妆品指用于染发、烫发、祛斑美白、防晒、防脱发的化妆品以及宣称新功效的化妆品。 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整体呈现增长趋势。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,2015-2021 年,全球化 妆品市场规模从 1,980 亿欧元增长至 2,375 亿欧元,期间 CAGR 为 3.08%,整体保持增势。 其中,2020 年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同比下滑,主要系因为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所致,2021 年市场规模有所回升。

  北亚地区在全球化妆品市场中的份额占据首位。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1 年,北 亚、北美、欧洲地区在全球化妆品市场的占比分别为 35%、26%和 22%,其中北亚地区的 占比已超过三分之一。显而易见,全球化妆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,北亚、 北美和欧洲地区的合计占比超过八成。

  中国化妆品商品零售总额保持较快速增长,未来仍具备高成长属性。据国家统计局, 2015-2021 年,我国化妆品商品零售总额从 2,049.4 亿元增长至 4,026 亿元,期间 CAGR 达到 11.91%,是同期全球化妆品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水平的 3 倍有余。随着社会经济 发展,化妆品需求越来越普遍,化妆品销售渠道亦日益多元化,推动我国化妆品市场整 体规模在近年保持较快增长。2022 年,新冠疫情反复,局部地区实施大规模封控,国内 物流、线下经营受影响,我国化妆品零售额略微下滑,全年化妆品零售总额为 3,936 亿 元。未来,随着疫后复苏,国潮美妆崛起,国内化妆品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,我国化妆 品规模有望保持高成长性。

  护肤品、护发用品、彩妆为化妆品市场三大重要细分领域,其中护肤品占比稳居首位。 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,2021 年全球化妆品市场中,护肤品、护发产品、彩妆的比重 分别为 41%、22%和 16%。根据 Frost & Sullivan,2021 年中国化妆品市场中,护肤品、 护发用品、彩妆的比重分别为 51.2%、11.9%和 11.6%。整体来看,在国内外化妆品市场 中,护肤品都占据主力军位置,在国内更是市场份额过半。不同的是,国内护发用品和 彩妆的占比相近,而全球市场化妆市场中,护发产品占比较彩妆高出近 6 个百分点。

  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保持增长态势,预计在 2023 年将突破 2,800 亿元。根据艾媒咨询, 2015-2021 年,中国护肤品市场规模从 1,606亿元上升至 2,308 亿元,期间 CAGR 为 6.23%。 其中,2020 年受新冠疫情等因素冲击,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有所下降,2021 年需求逐步释放,规模重回增长。艾媒咨询预测数据显示,2021-2023 年,我国护肤品市场规模 将以 10.22%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,2023 年将增长至 2,804 亿元。

  我国护肤品品类多样且分散,面霜、乳液等为常用产品。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,2022 年,我国消费者常用护肤品品类中,面霜和乳液的使用率靠前,有 46.1%的消费者使用 面霜,40.6%的消费者使用乳液。其次,洗面奶、眼霜、爽肤水、面膜也是消费者使用 较多的产品,占比均在三成以上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升,对容貌要求提升,保养抗衰 等护肤需求增加,对护肤品的要求也更加精细化,推动护肤品行业往不同的细分领域持 续创新发展,产品愈发多元化和功能化。

  中国彩妆市场规模保持较快增长,较护肤品领域更亮眼。根据艾媒咨询,2015-2021 年, 我国彩妆市场规模从 252.0 亿元增长至 449.1 亿元,期间 CAGR 达 10.11%,远高于同期 护肤品市场规模增速水平。与护肤品产品类似,2020 年,我国彩妆市场受疫情冲击,全 年规模同比下滑 9.7%;由于疫情对妆容的需求影响更大,而护肤的需求相对稳定,因此 当年彩妆市场规模的下滑幅度大于护肤品市场。2021 年开始,疫情防控逐步常态化,2023 年我国对新冠病毒实行乙类乙管,疫情影响逐步消退,居民化妆需求有所好转。艾媒咨 询预计,我国彩妆市场规模将于 2023 年达到 584.6 亿元,2021-2023 年期间复合增速将 为 14.09%。

  我国彩妆消费者中,脸部和颈部用品、唇部用品的使用率靠前,均在六成以上。艾媒咨 询调查数据显示,2022 年我国消费者最常用的彩妆品类为脸部和颈部用品,包括粉底、 BB 霜、散粉、粉饼、修容粉等基础化妆用品,占比达到 68.1%。其次,唇膏、唇彩等唇 部用品的使用率也较高,达到 60.6%。尽管在疫情期间要求佩戴口罩,但唇部用品仍保 持较高的使用率,体现出唇部着色对打造整体妆容的重要性。

  电商渠道已成为我国化妆品市场的第一大渠道。据华经产业研究院,2021 年,我国美妆 个护市场中,电商、商超、百货渠道的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39%、18%和 17%。随着互联网 快速普及,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兴起,国内外化妆品品牌纷纷开启线上布局,叠加疫 情对居民消费习惯的加速改变,电商渠道蓬勃发展。2021 年,电商渠道在我国美妆个护 市场的销售额比重,较 2015 年提升了约 21 个百分点,已经远超百货和商超渠道。线上 渠道快速成长,打破地域局限性,提高了化妆品消费的便利性,同时也为本土化妆品品 牌提供发展机遇,助力整体行业加速发展。

  化妆品品牌的竞争梯队情况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,全球化妆品企业主要分为三个梯队。 其中,第一梯队包括欧莱雅、联合利华、雅诗兰黛、宝洁、资生堂等国际著名品牌。就 中国市场而言,前瞻产业研究院资料显示,从产品价格和目标群体出发,我国化妆品市 场可分为五个细分市场,分别为高端(奢侈)化妆品、高档化妆品、中高端化妆品、大 众化妆品、极致性价比市场。其中,我国化妆品市场高端领域由外资品牌占主导地位, 多为国际顶尖化妆品品牌,如 LAMER、HR、Dior、SK-Ⅱ等。而本土化妆品品牌方面,目 前主要是面向国内中高端、大众化和极致性价比市场,例如珀莱雅、丸美等。

  欧美大牌在我国化妆品市场的份额领先。据 Euromonitor 数据,2020 年,我国化 妆品行业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品牌有欧莱雅、宝洁、雅诗兰黛、资生堂、路易登 威、联合利华、爱茉莉太平洋、上海家化、珈蓝等。其中,欧美化妆品品牌在我 国市场受欢迎度较高, 欧莱雅和宝洁的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地位。 根 据 Euromonitor,2020 年,欧莱雅、宝洁在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市场份额分别为 11.3% 和 9.3%,与 2011 年相比,分别上升了 2.6 个百分点和下降了 4.9 个百分点。值 得注意的是,2018 年开始,欧莱雅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加速上升。

  我国化妆品高端领域中,欧莱雅、雅诗兰黛的市场份额超过 10%。根据 Euromonitor, 2020 年,我国化妆品行业高端市场中,排名前三的均是国际顶尖品牌,分别为欧 莱雅、雅诗兰黛、路易威登,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 18.4%、14.4%、8.8%。国产品 牌方面,2020 年,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份额 TOP 10 的品牌中,有两个是本土品 牌,分别为阿道夫和贝泰妮,对应市占率为 3.0%和 2.3%。可见,在高端化妆品领 域,国产品牌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 我 国 大 众 化 妆 品 领 域 中 , 宝 洁 独 领 风 骚 , 国 货 品 牌 占 据 一 席 之 地 。 根 据 Euromonitor,2020 年中国大众化妆品市场中,宝洁市场份额达到 12.1%,稳居市 场第一,欧莱雅跟随其后,份额为 8.9%。而本土品牌在我国大众化妆品市场也具 备一定竞争实力。2020 年排名前十的品牌中,本土品牌占四成,包括上海百雀羚、 珈蓝集团、上海家化、上海上美,对应市场份额分别为 3.9%、3.7%、2.3%和 1.9%, 其中百雀羚排名第三位。

  近十年,我国化妆品行业集中度先下降后上升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,2011-2017 年, 我国化妆品行业集中度持续下降,CR3从26.8%下降至21.4%,CR5从33.7%下降至27.1%, CR10 从 44.3%下降至 38.6%。2017 年开始,行业集中度逐步回升。2020 年,我国化妆品 行业集中度 CR3、CR5、CR10 分别上升至 25.6%、32.2%和 42.9%。

  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集中度较高,大众化妆品市场竞争较为激烈。根据 Euromonitor, 2020 年,我国高端化妆品市场 CR3、CR5、CR10 分别为 41.6%、51.1%、64.5%,我国大 众化妆品市场 CR3、CR5、CR10 分别为 24.9%、32.4%、43.1%。明显可见,我国化妆品高 端市场竞争格局相对较优;而大众市场品牌集中度相对分散,竞争更激烈,仅宝洁、欧 莱雅的份额相对较高。

  疫情期间,消费者化妆需求受到较大影响。自 2019 年末起,新冠疫情反复冲击, 居民出行受限制,化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影响。根据艾媒咨询调查数据,2022 年,有接近八成的中国消费者认为疫情对化妆需求有影响,其中超过一半认为疫 情时期会出现居家办公情况,从而减少化妆次数。

  疫情影响逐步褪去,化妆品行业复苏在即。近 3 年,新冠疫情反复冲击,我国宏 观经济发展一定程度受阻,居民消费意愿减弱、出行受限、口罩令、物流受阻等 负面因素下,化妆品需求有所下降。根据国家统计局,2022 年,我国社会消费品 零售总额累计值 439,733 亿元,同比降 0.20%;其中,化妆品类零售额 3,936 亿 元,同比下降 4.50%。2023 年,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“乙类乙管”,不再 实施隔离措施,疫情对我国经济影响逐步减弱,居民消费信心有所回升,线下人 流回暖明显,化妆品行业需求有望受到提振。从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来看,2023 年 1-2 月,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上升 3.50%,其中化妆品类零售额同比上 升 3.80%。

  我国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空间大。根据观研天下,2020 年,我国化妆品人 均消费为 58 美元,而同期美国、日本、韩国的化妆品人均消费分别为 277 美元、 272 美元、263 美元,均是我国水平的 4 倍以上。分品类来看,我国彩妆人均消费 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更大。观研天下资料显示,2020 年美国、日本的人均 彩妆支出分别为 44.1 美元和 42.4 美元,而中国同期的人均彩妆支出仅 6.1 美元; 美国和日本的人均彩妆消费水平位居世界前列,是中国的 7.23 倍和 6.95 倍。护 肤品方面,日本、韩国的人均护肤支出遥遥领先,2020 年分别为 121.6 美元和 117.4 美元,是中国同期水平的 4.37 倍和 4.22 倍。整体来看,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 护肤、彩妆等化妆品人均消费水平较低,具有翻倍以上的提升空间。

  国产彩妆品牌在我国彩妆市场中的比重快速提升。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,2021 年, 我国彩妆市场中,中国、美国、法国、韩国、日本品牌的市占率分别为 28.8%、 16.2%、30.1%、8.3%和 4.3%。值得注赢博体育意的是,中国彩妆品牌飞速发展,凭借国潮 风营销、性价比优势,以及对新品牌和爆品大单品的培育,2018-2020 年期间, 本土彩妆品牌在国内彩妆市场中的份额提升了大约 8 个百分点。在国货崛起的时 代,国际集团也通过平价品牌争夺国内中低端市场,我国化妆品市场竞争愈发激烈。但相对于护肤品行业,国产品牌在时尚属性较强、用户粘性较低的彩妆行业, 夺回国内市场份额的速度或更快。

  我国彩妆行业中,头部品牌市占率下滑,已有国产品牌成功逆袭。华经产业研究 院数据显示,2021 年,我国彩妆行业 CR3、CR5、CR10 分别为 19.3%、30.3%和 48.1%, 分别较 2016 年下降了 9.8 个百分点、6.4 个百分点、1.4 个百分点。近年来,我 国彩妆行业集中度整体下滑,主要是因为欧莱雅、美宝莲等头部企业的市占率下 滑明显。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,2021 年我国彩妆市场中,TOP 1 和 TOP 2 是花西 子和完美日记,市占率分别为 6.8%和 6.4%,均较 2017 年提升超过 6 个百分点, 已成功超越迪奥、欧莱雅、YSL 等国际大牌。未来,随着国货热潮退减,彩妆行 业仍需回归产品本质,品牌、产品质量、产品功效、营销创新等方向,是本土品 牌出圈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。

  中国男性护肤品市场规模快速增长。随着时代发展,美容护肤理念越来越受到男 性群体重视,男性化妆普及度也在逐渐提升,男性护肤化妆需求日益增长。根据 CBNData 发布的《2021 年男士理容护肤市场洞察》,男性消费者平均每个月会购买 1.5 次护肤品和 1 次彩妆产品。天猫、艾媒咨询数据显示,2016-2021 年,我国男 性护肤品市场规模从 45.0 亿元增长至 99.0 亿元,期间 CAGR 为 17.08%。即使在 疫情影响下,我国男性护肤市场规模仍实现持续增长,可见其消费潜力之可观。 艾媒咨询预计,2022 年我国男性护肤市场规模将突破百亿元,2023 年有望增加至 165.3 亿元,2021-2023 年年均复合增速预计高达 29.22%。

  大部分男性已有护肤习惯,但化妆的男性群体比例较小。根据 Mob 研究院发布的 《2021 年“男颜经济”研究报告》,有 65%以上的男性有为自己购买过护肤品,有 七成以上的男性有护肤习惯。但是男性对化妆的接受度仍然不高,未养成美妆习 惯。Mob 研究院调研数据显示,有六成以上的男性从不化妆,坚持每天化妆或者 经常化妆的男性占比略超一成。在彩妆领域,成熟男性更偏爱购买香水产品,95 后男性对眉笔、粉底、发际线 政策助力,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

  我国化妆品行业规划的演变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,十二五规划时期,国家集中 力量调整化妆品产业结构,优化企业结构;十三五规划时期,国家推动化妆品相 关法律法规体系的健全,修订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,监管趋严加速行业洗牌,推 动行业规范化发展;十四五规划时期,国家开展品牌建设行动,打造培育中国化 妆品高端品牌,推动行业持续高质量发展。

  化妆品行业监管趋严,高质量发展时代为大势所趋。2020 年 6 月,国务院公布《化 妆品监督管理条例》(新《条例》),自 2021 年初开始施行。与 1990 年的旧《条例》 相比,化妆品在定义、范围、责任划分、注册备案制度、标签标注、处罚力度和 广度等方面有所变化,化妆品行业监管体系更科学、规范、高效,更强调产品安 全性与高质量。我国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始至今,《化妆品注册备案管理办法》、《化 妆品功效宣称评价规范》、《化妆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》、《化妆品生产质量管 理规范》、《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》等政策陆续出台,对化妆品行业多方 面展开规范整改,标志着我国对化妆品行业的监管日益趋严。2021 年末,中国香 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通过了《中国化妆品行业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》,要求不断 缩小行业发展与监管要求间的适配差距,以改革创新为根基,深化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。化妆品相关政策法规的不断完善,行业持续创新发展,本土化妆品企业不 断完善自身建设,将引导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。

  消费逐渐回归理性,产品回归质量与功效。根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,2022 年,中 国消费者对化妆品行业发展最期待的是产品效果持续时间能延长,支持率高达 56.8%。其次,中国消费者越来越重视化妆品的复合功效,比重达到 42.1%,消费 者对化妆品功效的重视程度已经超过品牌、价格、促销力度等因素。综合来看, 随着行业规范化发展,产品质量技术持续优化,化妆品消费将趋于理性,产品效 果、复合功效、价格亲民的产品更有市场优势。化妆品企业在营销战之后,已转 入科技战,加大研发投入、提升产品功效性能,方能在新的消费市场中抢占到更 多份额。

  我国功能护肤市场实现飞跃,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速发展。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 显示,2017-2021 年,我国功效性护肤品行业市场规模从 133 亿元增长至 308 亿 元,期间复合增速为 23.36%,虽然期间受到新冠疫情反复冲击,我国功效性护肤 品市场仍保持快速增长。未来,随着疫情影响逐步消退,居民消费信心逐步复常, 功能性护肤品需求将迎来复苏,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,我国功效性护肤品市 场规模将在 2025 年达到 1,054 亿元,突破千亿规模,预计 2021-2025 年期间 CAGR 将高达 36.01%。

  我国化妆品产业链包括上游原材料、中游品牌商,以及下游销售渠道。根据华经产业研 究院和科思股份招股说明书,化妆品行业上游主要为化妆品原料供应商、包装材料供应 商。其中,化妆品原料包括基质、表面活性剂、性能和技术成分、活性成分四大类。化 妆品上游材料供应商的话语权相对较弱,主要系因为在技术工艺、检验测试、研发创新 等方面相对欠缺。化妆品行业中游为品牌商,在整体产业链中处于较强势地位。化妆品 品牌商可分为国产品牌和进口品牌,在生产工艺、产品包装、营销宣传等方面占优的品 牌商,品牌效应越强,其产品溢价能力越高。化妆品行业下游为渠道商,包括天猫、京 东、抖音等线上渠道,以及商超、专卖店、代理商等线下渠道;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, 线上渠道已经成为化妆品第一大渠道。

  化妆品产业链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中上游。(1)产业链上游:按细分材料分,上游原料 商供应透明质酸、胶原蛋白、香精香料等。其中,供应透明质酸的厂家有华熙生物、鲁 商发展旗下福瑞达等,供应胶原蛋白的有创尔生物、锦波生物等,供应日化香精香料的 企业较多,包括科思股份、华业香料、华宝股份等。(2)产业链中游:我国本土化妆品 品牌逐步发展壮大,已有多家企业成功上市。如 A 股市场的珀莱雅、上海家化、丸美股 份、水羊股份、贝泰妮、华熙生物等,如港股市场的巨子生物、上美股份等。